金融破段子 | 名字有雷同,操作不一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前几天被一则新闻逗乐了,有一位小学生家长发现,单单自己儿子班级里面,就有八位小朋友的名字中带chen/cheng这个读音,思成、峋辰、祎晨、翊晨、睿诚、梓晨、星辰、思辰……反正,要记住chen/cheng们的名字,还真不太容易。

有些字词是小朋友名字中的高频字/音,有些字眼则是基金名字中的高频字。别不信,****指数增强,是不是很多基金公司都有带着这些字眼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名字或有雷同类似,但顶着类似名字或者关键词的基金,投资思路与操作却并不一定相同。结合2023年的三季报,今天就来聊聊同样叫指数增强的基金,背后不同的操作思路。

先来看基金季报的描述:

投资逻辑上我们依然坚持以合理的价格超配那些能持续创造超额价值的优秀公司,以期望获得超越指数的回报。当然,在追求超额收益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坚持对指数的有效跟踪。从基金的实际业绩表现来看,本季度基金跟踪误差控制和过去一致,保持低位;也取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我们会坚持在严格约束与指数的跟踪误差基础上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方法,保证本基金作为指数型基金的基本特征。同时加强对个股优选的方法探索,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中泰证券(7.430, 0.18, 2.48%)资管旗下指数增强产品2023年第3季度报告

虽然许多投资者对指数增强类基金的第一关注点是“超额收益”。但上述产品的基金经理李玉刚,仍希望将持有人的关注点拉回到“指数”。

他曾在过去的推文中写过,指数基金对于投资者而言,并不是提供一个最大化的资本回报,而是在应对认知风险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合理的回报,这是指数基金的价值所在。相应的,指数增强产品替代的是指数型产品,而不是主动管理型产品。为了追求超额收益而让投资者认知的难度系数提高很多的做法,反而是偏离了指数型产品的基本价值。

基于这个认识,控制跟踪误差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类指数增强产品的首要工作。跟踪误差是偏离指数的程度。在李玉刚看来,跟踪误差是基金经理可以主动控制好的,而超额收益取决于市场环境。先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落后指数太远,市场环境合适的时候有一个不错的超额收益,长期下来比直接持有指数好,这才是李玉刚希望呈现的指数增强类产品。

你可能会好奇,以控制好跟踪误差的指数增强,怎么做增强?

李玉刚的做法有二,一是用处于合理估值范围的优秀公司替代平庸的、并且是同类型的成份股公司。从长期来看,以合理价格持有优秀公司获得的回报要高于平庸公司的回报。但是,操作中会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工具对股票进行分类,只有相同类型的股票之间才会进行替代。

二是改变组合权重的决定方式,综合考虑预期回报和跟踪误差的约束,而不是按照市值加权。因为目前指数编制时的成分股按照市值加权,成份股涨幅越大、市值越大权重就越大。但就价值投资而言,公司是否有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是相比市值大小更重要的关注点。

某种意义上,投资中我们需要反复提醒自己的,启程时的初心。一如巴菲特不厌其烦地向普通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的时候,他一定明白,指数基金永远也不可能称得上是伟大的投资,但这个选择大概率不会得到一个坏的结果。同理,以控制跟踪误差为首要工作的指数增强产品,也不是要争强好胜地比拼超额收益,而是希望为市场提供一款比直接持有指数更优的产品。

当然,指数增强的产品很多,不同人眼中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不过我们还是更希望您在看到增强效果的同时,也理解了增强的来源与对标指数的约束方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3-11-06/doc-imztstph7904920.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