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 本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煤炭、钢铁、家电板块涨幅居前


市场回顾

本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

周一大盘各板块涨跌互现,金融、地产、通信等权重板块拉升带动指数一路走高,信创板块回暖,ChatGPT概念股再度受到市场关注,新能源板块盘中逆市下跌,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沪指时隔3个月再度上涨逾2%,报收3290.34点,创业板指受权重股拖累仅上涨1.28%,两市交投氛围较为活跃,全天成交额达9506.3亿元,北上资金单日实现净流入60.03亿元。

周二大盘呈现分化走势,早盘指数一路冲高,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大涨,新能源板块迎来小幅反弹,盘中指数快速翻绿,传媒板块出现大幅回撤,医药、白酒板块表现低迷,尾盘指数再度震荡上行,沪指收涨0.49%报3306.52点,收于近7个月高点,创业板指跌0.44%报2469.81点,两市成交量主要集中于早盘,午后市场交投明显转清淡,上升动能匮乏。

周三大盘受外盘大跌影响全线低开,沪指盘中短暂翻红后再度下跌,白酒板块冲高回落,新能源板块没能延续反弹势头再度下探,通信板块表现惨淡,信创概念股则逆市上扬,沪指收跌0.47%报3291.15点,创业板指收跌0.73%,连续多日跑输主板,两市成交量环比大幅萎缩至7841亿元。

周四大盘再度出现冲高回落形态,煤炭板块持续活跃,家电板块表现不俗,国防军工、医药板块则走势疲弱,ChatGPT等热门题材股大幅回落,沪指盘中一度下探至10日均线附近,收跌0.11%报3287.48点,创业板指得到短暂休整微涨0.23%,两市成交额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周五指数平开后单边下跌,沪指一路下探至3250点附近,跌破20日均线,金融、白酒等权重板块领跌两市,有色金属、家电板块呈现调整格局,盘中计算机板块再度爆发,部分个股创近期新高,国防军工板块集体飘红,两市成交额再度萎缩至7264.8亿元。

截至2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报3267.16点,下跌0.62%, 深证成指报11787.45点,下跌0.81%,创业板指报2428.94点,下跌1.16%。本周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41.25亿元, 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4.8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66.08亿元。上证综指本周累计上涨1.3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61%,创业板指累计下跌0.8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2月24日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2月24日

市场简评

本周A股市场多数板块上涨,煤炭、钢铁、家电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71%、4.75%、3.64%,食品饮料、医药、传媒板块表现不佳,分别下跌1.72%、0.89%、0.87%。

本周煤炭板块涨幅居首,中庚基金认为,主要原因是近期煤炭价格企稳止跌,且市场对疫情缓解经济复苏预期加强,煤炭需求有望迎来修复,叠加本周矿难催化供给收紧的预期,共同导致煤炭板块大幅上扬。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跌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此前渠道反馈动销较好情况下投资者对今年业绩进行上修,股价上对复苏逻辑持续进行演绎,在修复至历史中位数估值附近后,市场对于业绩及估值能否进一步上修出现分歧,部分资金兑现离场,板块出现明显调整,后续需持续跟踪终端动销情况及个股业绩兑现情况。

重要事件解读

央行维持LPR利率不变

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维持前值不变。自2022年8月LPR非对称下调后,LPR报价已连续6个月未有调整。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1年期LPR一共下调8次累计下调66bp,5年期以上品种共下调6次累计下调55bp,其中2022年5月是唯一一次单独下调5年期以上品种,且2022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三次,累计下调35bp。本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了499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与前次持平, 2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MLF加量平价续做,使2月LPR调降空间缩减,此外近期市场利率上行,银行负债端承压,报价行压缩LPR报价的动力不足,故LPR利率继续维持不变。

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完善审核注册程序,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此次注册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上市流程、缩短耗时大幅提升融资效率,推动直接融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市场估值体系调整,回归价值投资。

风险揭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2-25/doc-imyhwhwy8417971.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