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利用行业主题型基金复制基准指数吗?


分析师:余景辉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9120001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2日

在构建FOF组合中,多数都是采用底仓+卫星策略的形式构建组合,而如何构建底仓有诸多方法,对于主动权益型基金而言,多数会选择选取均衡型基金或者风格稳定的基金作为底仓,并通过量化以及调研的形式在这些样本中选取潜在具有alpha的基金,以期许能够跑赢基准指数这一目标。然而无论是通过选取均衡型基金又或者是选取不同风格的基金组合的形式,其都会存在组合本身相对于基准在行业或风格上的偏离,而这种偏离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短期给组合带来超额收益,同时也可能产生负贡献,这显然不满足我们对于底仓的需求。因此,我们对于底仓的基本诉求是既能和基准指数保持高相关性的同时,也能获得基金经理通过选股等带来的alpha。鉴于以上这一目标,我们考量借鉴指数复制的思路,即通过选取行业主题型基金构建组合,保证其行业配置比例基本与基准指数一致,并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

1. 利用行业指数进行指数复制

利用行业主题型基金复制指数,首先需要确定大的行业分类。由于多数行业主题型基金并非仅仅覆盖一个行业,同时对于部分细分行业一般配置比例不高,对于以中证800为基准而言(这是权益组合中常用的比较基准),我们并不需要将中证800的行业划分按照中信一级行业的划分,因为这样的划分方式无法映射到行业主题型基金,相反,我们可以借鉴中信风格的划分方式,但中信风格的划分方式又太大,例如中信成长所覆盖的行业太多,于是我们总结划分了以下分类方式:金融地产、新能源、TMT、医药、主要消费、周期。以上这六个行业大类均可由中信一级行业构成,并通过提取中证800指数(4158.2915, -7.73, -0.19%)在各中信一级行业上的权重,从而可以得到以上这六个行业大类各期的权重(半年再平衡),以下为部分权重展示。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合成的六个行业大类所能覆盖中证800的比例接近80%,通过归一化就可以得到各期这六个行业的配置比例。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找到以上这六个行业大类所对应的指数标的,他们分别是:全指金融地产、中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证TMT、全指医药、全指消费、中证周期。通过将这六个指数标的按照以上权重构建组合即可实现对中证800指数的复制。

从以上可以看到,通过行业大类复制指数的净值走势整体和基准指数走势接近,并且我们计算了滚动1年的跟踪误差,年化跟踪误差基本在2%到3%之间,说明这样的复制方法是可行的。

2. 利用行业主题型基金构建组合

以上我们通过进行大的行业划分对基准指数进行了复制,并且从复制的结果来看,无论是从长期走势还是跟踪误差来看都是可行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将以上这六个行业指数替换为行业主题型基金进行尝试。显然,最终这一方法是否可行还是要落实到基金标的,如果所选的基金标的构建的组合不能跑赢基准指数又或者是走势明显不同,都不能很好的起到复制指数并获取一定alpha的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我们先对以上六个行业大类各自进行行业主题型基金的遴选,遴选的方法分为两步,以金融地产为例,首先基于持仓维度,需确定哪些基金属于金融地产主题。我们对所有主动权益型基金,计算属于该行业主题的对应代表性指数(全指金融地产)成分股的个股持仓市值占权益市值比例,该比例定义为行业主题指数成分纯度,并选取纯度大于50%的标的作为初始样本;然后基于净值维度,将以上初始样本在换仓日分别计算过去半年与对应的行业主题指数(全指金融地产)的相关系数,并选取相关性排名前10的标的构建组合,以此替代该行业指数。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分别对这六个行业大类进行基金遴选并构建组合。

最后我们将各行业主题基金构建的组合替代上一章节中的各行业指数,并按照上一章节中这六个行业大类的权重构建组合,这一组合就是利用行业主题型基金对中证800指数进行的复制。

从以上回测结果可以看到,通过利用行业主题型基金构建的组合相较基准指数获得了很好的超额收益,同时我们也计算了该基金复制组合与中证800的相关性为97.8%,跟踪误差平均在年化4%左右。从历年收益来看,组合仅在2017年跑输了基准,其他年份均跑赢了基准,同时各项绩效指标也均优于基准。

3. 结论

本文站在构建FOF组合中有对于如何构建底仓进行了新的尝试,即借鉴指数复制的思路,首先通过将行业分类缩小到六大类,能够比较全面的覆盖绝大多数的行业主题型基金,并将基准指数(中证800)在中信一级行业上的权重映射到这六个行业大类上,然后利用其对应的行业指数构建组合能够比较好的复制基准指数,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验证以上行业分类的可行性;最后我们在这六个行业大类内分别选取从持仓维度和净值维度都更能贴合各行业指数的主题型基金,并构建组合,最终回测得到的净值不仅与基准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时也能稳定的获得超额收益,年化收益相较基准高出了5.46个百分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fundzmt/2022-12-22/doc-imxxqhaq4252589.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