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年内首次增持黄金储备103万盎司。而此前,中国黄金(13.230, 0.08, 0.61%)储备已连续37个月保持不变。
作为传统上最佳抵御通胀的工具,黄金再次受到青睐。今年以来,各国央行都在不断买入黄金,黄金需求并未出现减弱迹象。世界黄金协会12月初发布报告称,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猛增至399.3吨,环比增长115%,创下2000年以来全球央行单季购金量最高纪录。

新兴市场国家“抢购”黄金最积极。土耳其是今年以来最大的“黄金买家”,该国在今年第三季度购入31吨黄金,年初至今黄金储备已增加95吨;乌兹别克斯坦央行继续增加黄金储备,在第三季度购买黄金26吨,成为全球重要的“黄金买家”之一。
在第三季度黄金储备创历史新高后,全球央行第四季度开始买入更多黄金。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球央行在官方储备中又增加了31吨黄金,目前全球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统计,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占地面上已存在黄金的五分之一左右,每年度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占全年黄金需求的10%至15%,央行在黄金市场的重要性不只是因为它们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而是因为它们是指标性的投资者。
各国央行储备的投资方向可以暗示全球的宏观经济状态,市场趋势和地缘政治风险的走向。因此,各国央行对黄金的看法经常会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除央行以外,各国主权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在积极配置黄金。
如日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在旗下一支总规模超3600亿日元的基金中配置了17%的黄金。其配置黄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截至10月底)日元对美元贬值了29%,而日元计价的黄金涨幅达17%。“黄金+”在组合中起到了抵御日元贬值的作用。
金价有望进一步走强
12月以来,在多头持仓强势支撑下,国际金价始终保持偏高态势,虽然上周五美国11月份非农数据远超预期引发加息担忧,令国际金价有所回落,但在情绪面短暂消化后,资金做多热情再度升温,国际金价重回1800美元关口上方。
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市场对美国政府偿债能力的信心和美元指数走势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9月以来全球至少21个国家抛售美国国债,市场对美元信用的存疑为黄金上涨带来正向影响。
富国大通观察,11月份以来,欧元区多项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欧洲央行仍将延续大幅加息操作以抑制通胀,美元指数有下行动力;而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随着美国加息预期放缓、美元指数预期见顶,叠加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预期渐强,推动避险情绪升温,黄金有望进一步走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2-09/doc-imxwakzt1575178.shtml